在和牛已确立为全球高级食材的背景下,消费者和流通业者所追求的,不仅是味道和外观的优越性,更是对其安全性、来源和管理体系等“背景”的信赖。这份信赖,得益于日本独有的“个体识别号码制度”;如今,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业界也开始探索下一代履历管理系统。和牛产业所构建的“透明性”,正迈向更高阶段。
日本的“个体识别号码制度”:透明化的起点
自2004年日本施行《牛只个体识别信息管理及传递特别措施法》以来,所有牛只均被赋予一个10位数的个体识别号码。小牛出生时便会配戴耳标,记录出生地、饲养者、育肥地、屠宰场、出货日期等信息。这些数据由“家畜改良中心”实时更新,并可通过互联网自由查询。
这套制度意味着,消费者能准确知道“这块牛肉来自哪里、由谁饲养”。对和牛而言,“履历”本身就构成其品质的一部分,尤其在高级餐厅或肉铺中,商家常以展示个体识别编号的方式,来提供差异化服务和安全感。
海外市场的“信赖断层”
然而,一旦进入全球市场,保持这种透明性便面临诸多挑战。在出口目的地——如亚洲、中东、欧美等地,日本的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个体识别信息往往仅以纸本文件的形式流通。
因此,在国外,标识省略、伪标行为、或冒名“WAGYU”的假冒产品仍然存在风险。这直接影响了“真正的和牛”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信赖。
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不可篡改的履历管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业界正在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潜力。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可溯源、自动记录更新履历”等特性,非常适合用于个体识别信息的强化。
如果将区块链与和牛育成过程挂钩,就可建立从:
-
出生信息
-
饲料记录
-
抗生素投与历史
-
出货与屠宰日期
-
流通与零售过程
-
最终消费者的信息接收
等完整而透明的追踪系统。
实际应用:二维码 × 区块链的追踪机制
目前,日本部分地方政府与畜牧团体已开展实验性项目:通过二维码+区块链的机制,使消费者仅用智能手机扫描标签,即可确认肉品产地、饲养方式与无添加情况。
有的系统甚至支持多语言功能,让海外消费者也能轻松了解产品背景,增加品牌的国际可信度。
建立“信任标准”的未来前景
如果这种机制普及开来,未来“是否通过区块链认证”将可能成为和牛品牌认证的新国际标准。尤其在假冒品猖獗的海外市场中,相比传统品牌标签,“不可造假”的履历信息更具信服力。
换句话说,未来能否被称为“和牛”,或许将取决于是否存在区块链注册的正式识别信息。
推广的挑战与课题
然而,这一改革并非没有难题。例如:
-
并非所有饲养者都能轻松导入智能设备与数字化系统;
-
基础建设(如网络、终端)与数字素养的提升,仍需时间与投资;
-
海外零售端若无法准确处理这些数据,也将削弱系统价值。
不仅是技术推进,更需整个产业链共同提升“数字化素养”。
总结:信赖,也是和牛的“风味”之一
如今的和牛,早已不只是“美味”可以定义。出生地、育成方式、参与者、流通过程……所有细节的可视化与信任传递,才构筑起和牛作为“全球独一无二食材”的真正价值。
当个体识别制度与区块链结合,我们所迎来的,是一个“人人都能读取和牛故事”的透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