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为什么入住前要拍照记录房间的瑕疵?避免纠纷的关键一步

在租住日本房屋时,大多数人会关注户型、设施、清洁程度、租金、周边环境及合同条件。但在搬家当天忙于拆箱与安顿生活时,往往会忽略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记录房间的现状。

尤其是在入住时,若墙面、地板或门窗已有划痕或污渍,却没有进行记录,退房时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自己造成的,从而被要求支付“原状恢复”费用。要预防这种情况,在入住前用照片保留房间现状是最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为什么要在入住前拍照记录房间瑕疵、如何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防止退房纠纷。


原状恢复义务与常见争议

日本租房合同规定,退房时租户需要履行“原状恢复义务”,也就是说,需将房间恢复至合理的使用状态。

其中,因正常使用产生的自然损耗(如阳光照射造成墙纸褪色、家具压痕)不属于租户责任,而人为造成的损伤(如刮痕、污渍、破损)则需由租户承担修复费用。这点在国家颁布的《原状恢复指导方针》中也有明确说明。

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往往集中在“这道划痕是谁造成的?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如果租户无法提供证据,即使是在入住时就存在的瑕疵,也可能被误认是由自己造成的,进而扣除押金进行修复。


照片为何可以成为有力证据?

入住前拍摄房间内部的瑕疵和污渍,是证明“并非本人造成”的最客观有效方式。哪怕合同上写着“房屋按现状出租”,若将来发生争议,对方若主张“入住时无此问题”,就需要您提供证据反驳。

数码照片可保留拍摄时间、地点信息,手机拍摄也通常自动记录这些元数据。比起文字描述,照片能更直接地说明“入住前此处已有瑕疵”。

重点部位包括:

  • 墙纸破损、剥落

  • 地板划痕、烧痕

  • 厨房油污、生锈、水渍

  • 浴室、马桶、排水管道的污垢

  • 空调滤网积尘

  • 窗户与纱窗的变形或卡顿


如何拍摄?记录方法与注意要点

为确保拍摄有用,请按以下方式操作:

  • 拍摄时间:建议在拿到钥匙当天或实际入住当天拍摄

  • 拍摄设备:手机或数码相机均可

  • 拍摄角度:每个房间都拍摄“整体照片”与“问题放大图”

  • 部位定位:尽量将问题与背景(如墙角、门边)一起拍下,便于辨识位置

  • 微小损伤:污渍、裂纹、霉斑等,使用手电筒或自然光拍清晰细节

附带文字说明也非常有帮助,例如:

  • “卧室角落墙面上有2公分裂痕”

  • “厨房台面近水槽处有生锈痕迹”


是否需要报告管理公司或房东?

拍摄照片后,即使仅自己保存用于留档也是有效的。但若发现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明显划痕、水渍、功能异常),建议将照片附在邮件中发送给房东或管理公司。

邮件内容建议如下:

“您好,我于xx日入住时确认以下部位有瑕疵,为避免将来误会,在此与贵方确认。附件为照片,敬请查收。”

这样不仅留下书面记录,也让对方提前知情,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减少将来争议。


如果发现问题,是否马上要求修理?

如果是美观性问题(如墙面小划痕),无需立即维修,记录留存并通知即可。但若是影响日常使用的功能性问题(例如水龙头漏水、门锁无法闭合、热水器不工作),应立即联系管理公司请求维修。

并在联系前,用照片或视频记录问题状态,以便说明情况与保留证据。


预防退房纠纷的“隐形保险”

在退房时,通常会由房东或管理公司进行“退房立会”检查。在这过程中,很可能会指出“墙面这道痕迹是您造成的”。如果您能当场拿出入居时的照片,就能平稳地证明自己无责。

此外,若押金清算中出现费用扣除争议,有照片为证,也更容易保护自己的权益。

事实上,不少人因没有证据,遭遇“押金被全额扣除”的情况。


结语:入住前拍照是守护自己的第一步

拍照只是几分钟的事,却能在退房时省去数万日元的争议和心理压力。入住前的照片记录,就是租房生活的一种“安心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