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为什么必须确认租借合同中的“特别约定”条款?

在日本租房时,承租人与房东之间必须签订《租借合同》。除了房租、合同期限等基本条款外,合同中还经常包含名为“特约(特約)”的内容。“特约”是指在标准条款之外,根据个别情况增加或变更的特别约定,有可能对租客的权益造成重大影响。

这些条款可能看似只是附加说明,但实际上经常涉及到退租时的费用负担、解约条件、修缮责任等内容,若未事前详细确认,有可能承担高额费用或遭遇不利条件。本文将从法律实际出发,系统讲解特约条款的含义、效力、对租客的影响及确认重点。


什么是“特约”条款?

“特约”是指在标准租赁合同条款之外,根据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的协商,所新增的个别性条款。其内容可以涵盖几乎任何事项,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即具有法律效力。

常见例子包括:

  • 租客需承担退租时的房屋清洁费用;

  • 解约时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

  • 关于宠物饲养、吸烟行为、访客住宿等行为的附加限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特约条款在法律上“优先于”合同前半部分的标准条款。也就是说,如果特约内容与其他条款存在冲突,特约将作为最终依据生效。即使租客通读了合同大部分内容,若忽略了特约条款,也可能在关键事项上“被动同意”。


特约中常见的典型条款

以下是租借合同中特约条款常见的类型:

  • 退租时清洁费:明文规定租客必须无条件支付固定金额的清洁费用。

  • 提前解约条款:例如要求提前两个月通知解约,或短期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 租金优惠的回收:若是“免租期(フリーレント)”的房源,一旦提前退租,需返还相应减免的租金。

  • 宠物相关特约:允许饲养宠物,但附带退出时需额外支付除臭、清洁费用。

  • 生活限制条款:禁止乐器、限制改装或DIY、限制访客过夜等行为。


特约对租客造成的影响

虽然特约条款是基于双方合意的结果,但内容中往往倾向于保护出租人,即使内容对租客不利,只要明确写入合同并获得签署,也原则上具有法律效力。

例如,如果特约中写明“退租时需支付5万日元清洁费”,即便清洁程度不足以产生如此高费用,租客仍须依约支付。事后即使表示“当初没有解释”或“我不了解”,只要签了字,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视为同意。

租客在签署前务必要仔细阅读、理解特约条款的所有细节,并充分考虑其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哪些特约条款可能被判定为“无效”?

并非所有特约条款都无条件有效。若条款违反法律或公共秩序,或显失公平,即便租客签字,也可能被视为无效。

以下为常见例子:

  • “所有修缮费用由租客承担”:若包括正常使用下的损耗和老化,就可能违反《消费者合同法》和《民法》关于原状回复义务的限制;

  • “退租时必须全部重新装修”:若无合理依据,可能被认为对消费者过度不利;

  • “违约金高达6个月租金”:若超出合理范围,也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法律是否认定条款无效,通常会参考“租客是否有协商机会”“是否有充分说明”“是否违背指导原则”等多个要素,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若对特约内容有所怀疑,建议在签约前向法律或房地产专家咨询。


租客应重点确认的部分

确认特约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 位置确认:特约通常位于合同后段或“备注栏”,也可能出现在“重要事项说明书”中,务必逐项查阅。

  2. 是否规定具体金额或条件:如清洁费是否固定金额?计算依据是否清晰?提前解约的违约金是否明确?

  3. 是否涉及租期、租金优惠、入住限制等生活相关重要内容?

  4. 是否有书面说明? 仅靠口头解释而无文字依据的内容将难以维权。

此外,若有疑问,请要求中介或房东提供书面解释,并保留相关记录或邮件。


租客应有的态度与防范意识

租客在签约时,常常关注的是“房租是否便宜”“地点是否便利”“户型是否满意”等,但真正影响租后生活与财务风险的,往往隐藏在不起眼的“特约条款”中。

这些条款可能只占合同的几行字,却可能带来数万元的开支。签字之前,请务必冷静核实所有条款,特别是涉及经济责任与限制行为的部分。如果不能接受其中某些内容,也可以主动协商修改,或者考虑放弃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