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为什么日本有些出租房会标注“谢绝外国人”?原因和对策解析

在日本找房的外国人,有时会在房屋信息或中介处看到这样的表述:“不接受外国人入住”“外国人需要特别咨询”。表面上日本的租借市场看似开放,实际上仍有不少房源以某种形式拒绝外国人。

这并不总是出于偏见或歧视,背后往往有实际操作层面的顾虑。本文将解释“拒绝外国人入住”的现实理由,以及外国籍租客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一、确实存在“拒绝外国人”的房源

日本法律虽然倡导公平交易,不鼓励因国籍拒绝签约,但在现实中,部分房东和物业管理者确实以“外国人不可”或“需要个别确认”为前提进行筛选。

通常不会直接表明拒绝,而是在带看或申请过程中以“房东不同意”或“担保公司审查未通过”的形式,婉转拒绝外国人申请者。


二、为什么会出现“外国人NG”?4个主要理由

1. 语言沟通障碍

房东或管理公司如果不会外语,会担心出现以下问题:

  • 垃圾分类规则无法解释清楚

  • 租金催缴沟通不畅

  • 家电维修等问题难以描述清楚

语言不通被认为是增加纠纷风险的因素之一。


2. 生活习惯差异引发邻里纠纷

部分房东担心外国人与邻居间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产生摩擦:

  • 作息时间晚、制造噪音

  • 烹饪方式产生异味

  • 公共区域使用不当(如宗教装饰等)

若物业过去曾因类似问题收到投诉,房东就更可能采取限制政策。


3. 合同履行风险与退房不确定性

房东常担心:

  • 外国人无法充分理解合同内容

  • 离开日本时可能突然失联,押金无法追回

  • 无法找到本地担保人或紧急联系人

这些都让房东在承担法律与维修责任时感到不安。


4. 担保公司审查无法通过

如今多数房源都需通过“租金担保公司”审查,外国人常因以下原因被拒:

  • 在留卡有效期短

  • 工作不稳定或收入来源不明确

  • 紧急联系人不在日本

若审查未通过,房东也会因此拒绝租借,即使不是出于个人意愿。


三、其实并不是“歧视”,而是“没有准备好接待”

可以理解为,这类“NG”并非针对外国人本身,而是出于“担心无法妥善应对、承担责任”的考量。

房东与管理公司需处理合同义务、维修、邻里关系等事项,若认为自身无法应对这些问题,就倾向于选择沟通更顺畅的对象。


四、外国人可以采取的对策

1. 找支持外籍租客的不动产公司

选择有多语言服务(英语、中文、越南语等)的中介公司,可让沟通、合同签订更顺畅,房东接受度更高。


2. 提供能用日语沟通的紧急联系人或担保人

在日本居住的亲属、朋友、公司同事都可作为“紧急联系人”或“连带担保人”,能有效增加信任感。


3. 主动说明居留时间和更新计划

如果在留卡即将到期,记得说明“已计划更新”或“有续签记录”。透明的信息能减少房东顾虑。


4. 表达对日本生活规则的理解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展现自己是“守规矩”的租客:

  • 阅读并理解垃圾分类规则

  • 注意生活噪音、访客礼仪

  • 保证定期交租、不临时失联

这些会显著提升不动产公司的推荐意愿。


五、寻找“欢迎外国人”房源的小技巧

  • 使用外国人租房专用网站(支持多语言)

  • 咨询地区国际交流中心或NPO组织

  • 用关键词搜索:“外国人可”“欢迎留学生”等

  • 先租短期家具齐全的月租公寓或Share House作为过渡


六、信任是可以通过“准备”建立的

看到“外国人不可”时,不必沮丧。真正要思考的是:“为何会有这种限制?我该如何建立信任?”

只要能证明自己是讲信用、懂规矩的住户,很多房东和中介都愿意积极配合。

契约是建立在信赖基础上的行为,当你能减少对方的担忧、展现出诚意和理解,租房就会变得顺畅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