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为什么日本租房大多是“两年一约”?——了解租期背后的惯例与理由

在日本租房时,很多人在查看合同时会发现,租借期限通常为2年。尤其是在城市地区的公寓或大楼住宅中,“2年合同”几乎已成为标准,并且合同到期后还会涉及“更新费用”等规定。

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不是1年、3年、甚至更灵活的租期,而偏偏是2年?本文将深入解析日本租借市场中“2年合同”之所以盛行的原因、业主与租客各自的立场、以及在选择租期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法律是否强制规定“必须租两年”?

结论是:法律没有规定“必须为2年”。

在日本的《民法》及《借地借家法》中,租借期限属于“双方自由协商”的内容。因此,1年、3年、定期租借(如半年、8个月)等也都是合法有效的形式。

然而,在惯常的“普通租借合同”(普通借家契約)中,“2年一签”早已成为行业惯例。这并非法律强制,而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标准化操作”。


二、为什么“2年”成了默认租期?

这个“2年周期”得以广泛采用,背后有多个实务上的考量,涉及租客、房东、不动产行业的多方立场:

对租客来说:生活安排的“合理周期”

  • 一年一签太频繁,手续多、心理压力大

  • 2年足够稳定,又与升学、就业、转职、结婚等人生变动周期契合

  • 对外国人留学生、工作签证持有者、新社会人而言,1~2年居住周期很常见

对房东来说:管理效率与收益平衡

  • 若租期太短,房东需频繁:

    • 招租、接待看房、清洁修缮、办手续

    • 增加空置风险与人力成本

  • 2年可保障稳定收租、减少运营负担

  • 更新时还能:

    • 调整租金、修缮计划、更新合同条款

对不动产行业来说:流程标准化,营运成本低

  • 各类合同模板、系统设定、业务操作都围绕2年建立

  • 租借业者也可依赖“更新费用”作为固定营收来源

  • 形成行业统一节奏,便于作业


三、更新时的手续与费用

合同期满后,若租客想继续居住,一般需要:

  • 与房东/管理公司签署“更新合同”

  • 支付更新费用(多为1个月租金左右)

此外,还可能同时更新:

  • 火灾保险

  • 租金担保公司合同(如使用Guarantor服务)

 注意:更新费用并非法律义务,只有合同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有效。


四、并非所有房子都必须“签2年”

虽然2年是主流,但仍存在以下可选类型:

合同类型 特点
1年合同 常见于短期居留者、留学生、研修人员等
3年合同 偏长期稳定居住者 / 避免频繁更新费
定期借家契约 到期不自动续约 / 合同到期需搬离 / 用于事务所或学生宿舍等

 若有特定居住期限需求(如:只住8个月),可以事前向中介说明,寻找相应条件的物件。


五、租期与人生计划息息相关

  • 2年租约到期时,常与人生大事(结婚、转职、回国等)重叠

  • 在更新前1~2个月就应考虑:

    • 是否继续居住?

    • 是否有租金调整?

    • 房屋管理是否有变化?

  • 合同中常见的“提前1个月通知解约”条款,也与计划有关

提前安排,有助于避免:

  • 临时找房带来的经济损失

  • 更新时因条件变更产生纠纷


结语:2年合同,是行业经验与生活节奏的结合

虽然并非法律规定,“2年契约”之所以在日本如此普遍,是因为它兼顾了租客的生活便利性、房东的经营效率,以及业界运作的系统化需求。

但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不同,若您希望签1年、半年,或避免更新费用,也可主动与中介协商。理解背后的逻辑与制度,才能更安心地开始您的居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