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轱辘的陶艺家,专注于织机的染织家,挥锤敲打的铁匠,反复涂刷漆面的漆工……
所谓手工艺,是用工具,凭借自己的感官与身体去直面素材,一点一滴地创造出来的过程。它不像量产品那样标准统一,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制作者的气息。哪怕细微的偏差与手作痕迹,都是作品的个性与魅力所在。
创造绝非易事。需要挑选素材,顺应气候与湿度,始终保持专注,不断地用手去雕琢。只有在这种反复之中,才孕育出独特的技艺与感性,才能诞生只有在那里才有的表情。在这个一切都要求快速结果的时代,这样的态度弥足珍贵与可敬。
日本的手工艺不仅仅是“创造”,还承担着“传承”的使命。培养徒弟的匠人,举办工艺体验的创作者,纳入学校教育的工艺课程……将自己积累的技术,传递给下一代,这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所谓“传承”,并不是只把形式传授给对方。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材料?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制作?即便是看似多余的动作,也含着只有长年与素材、工具相伴之人才能理解的意义。通过用语言表达、动作示范、让人亲身体验。
创造与传承的背后,还有“保存”。
即便有一度中断,依然可以通过记录、回忆,再次点亮——这是手工艺世界所蕴含的力量。
环绕手工艺的环境并不平坦。
高龄化、后继乏人、原材料难以获取、价值难以被理解……即便如此,许多创作者依然按照自己的步调,用自己的双手继续创作。
我们能做的,是去了解这些手工艺,选择它们,使用它们,把它们融入自己的生活。用它们制成的器皿就餐,用它们制成的布料去包裹,用它们制成的灯具下度过时光。
创造、传承、保存——这一连贯的过程,正是日本手工艺的“现在”。这并非过去的事物,而是今天活在某个人双手中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