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动漫是日本的“外交官”?──跨越国境的文化传达方式

有一天,一个从未学过日语、也从未去过日本的少年,嘴里说出了ありがとう(谢谢)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バカやろう(笨蛋)。而这一切的契机,是他在Netflix上看到的一部日本动漫。

这样的故事,如今已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过去,人们认为“外交”是国家代表出席国际会议的“严肃工作”;代表“日本”走在世界前线的正是“动漫”这种影像文化。

动漫不仅是娱乐作品,更是能够“亲切、持久地传达日本文化”的非官方文化大使,确实地跨越国境传播日本的精神与生活方式。


动漫成为“初识日本”的入口

对许多外国人来说,初次接触日本,早已不再是能剧、茶道或书法,而是《龙珠》里的龟派气功、《火影忍者》里的忍术,或是《鬼灭之刃》里的“全集中”。

通过这些动漫,语言、饮食文化、学校生活、价值观、季节感、礼仪礼貌等对日本人而言理所当然的“生活轮廓”正向全世界传递。

换句话说,动漫通过角色台词与背景细节,传递了“日本日常生活的气息”──成为极高精度的“文化媒体”。


超越语言的“情感翻译者”

外交的职责之一,是“让他国更了解本国”。传统上,这是通过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项目、展览、正式访问等来实现的;但动漫却是在“个人情感层面”完成了这一使命。

比如《千与千寻》所描绘的“与看不见的存在共同生活的感受”,《蜡笔小新》中家庭之间的日常互动,《银魂》里的幽默与讽刺──即使通过翻译,也能打动全球观众的内心。

动漫跳过语法、文化背景的隔阂,通过“情感共鸣”这种形式,有效地扮演起外交传播的角色。


“软实力”的代表性存在

在衡量国力的方式中,逐渐取代军事与经济力量而受到瞩目的,是“软实力”──即以文化、思想价值影响他人之力。而在日本,动漫毫无疑问是最具代表性的软实力之一。

自2010年代起,日本政府也将动漫作为“酷日本”政策的一部分予以支持。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动漫的影响力并非由政策驱动,而是由粉丝自发扩展出来的。

Cosplay活动、粉丝绘画、翻译社群、圣地巡礼、同人创作……这一切构成了“以理解日本、喜爱日本”为出发点的“民间文化外交”。


连接国家的不只是国籍,而是“故事”

日本动漫受到全世界喜爱的一个理由在于,它的“故事结构不依赖国籍或宗教”。模糊的善恶观、美化的日常、与自然共生的理念、慢节奏地感受时间的美感──这些“日本式主题”恰恰因其“异质性”在全球脱颖而出。

例如《第一神拳》与《足球小将》在中东地区广受欢迎;而《钢之炼金术师》《进击的巨人》则在欧洲被重新诠释、解读,成为跨文化共鸣的平台。

外交,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如果以此为定义,那么动漫便是“以故事建立共鸣的外交典范”。


结语:一个“你好”背后的世界距离

现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有个孩子第一次说出“こんにちは(你好)”。这一开口的理由,也许并不是来自教科书,而是因为某部动漫主角的一句话。

动漫不会挥舞日本国旗,也不携带外交文书。但它却比任何人都更自然、更温柔、更深刻地“传达日本”。它不是国家代表,而是透过角色、以情感为桥梁,默默地发挥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