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生活中,为庆祝孩子成长而设的“喜庆日(ハレの日)”随处可见,例如七五三、初节句、入学典礼、宫参(婴儿首次参拜神社)等。这些特别的日子,是与日常(ケ)相对的概念,反映出日本独特的时间意识。
“喜庆日”的累积,不只是节日的堆叠,更是孩子与家庭共同书写“人生故事”的重要节点。
庆祝的原点,是“活着”这件事本身
日本的儿童节庆活动背后,寄托着最质朴的心意:“感谢你平安降生”“感谢你健康成长至今”。
满月的婴儿被带去神社,向守护神表达敬意;在初节句中,根据性别陈设装饰,祈求健康成长。虽然看似理所当然,但这些仪式让人切实感受到“生命此刻正在此地”的奇迹。
在医疗不发达、疾病与灾祸频仍的过去,孩子能顺利长大本身就是一件接近奇迹的事。日本社会发展出在每个小节点上都庆祝的文化。
留存在孩子记忆中的仪式体验
七五三、入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常被简化为“拍张纪念照”的仪式,但对于孩子来说,那一场场经历本身,就是打开记忆之门的契机。
穿上特别的和服、在神社的石道上踉跄行走、与家人围桌共享庆贺料理……这些碎片式的记忆,终将在孩子长大后,变成一条条线索,提醒他们曾被深深爱护、悉心看顾。
这些体验也逐渐内化为自我肯定、家族信赖感等心理基础,成为支撑他们未来人生的根基。
衣・食・住・祈俱全,节庆才得以升华
“喜庆日”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它整合了“衣”(穿上与平日不同的服饰)、“食”(吃特别的节庆料理)、“住”(布置空间、摆放装饰)、“祈”(参拜神社、向祖先祈愿)这四大要素。
尤其是日本节日,总带有浓厚的自然意味——如节句中使用的草花、食材、装饰形状,都承载着与自然共生的文化意涵。孩子们虽未察觉,但被引导着,体验一种“与季节同行的感性”。
跨越国界的“家庭节奏”
近年来,越来越多旅居海外的日本家庭会以在地方式庆祝七五三与节句。无论是使用当地的花材与食材,还是透过影像与祖父母连结,节日的形式可以改变,心意却得以传承。
在关注日本文化的外国家庭中,也开始尝试将这些节日融入自己的生活,作为记录孩子成长的节奏与仪式。
日本的这些节庆,也因此成为一种跨越国境的文化传达,唤起人们对“庆祝孩子成长”与“共享家庭时间”的珍视。
结语──小小的节点,串联人生的长河
孩子的节庆活动,总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绘出家庭的历史轨迹。在平凡的日子中插入一个“特别的一天”,便足以为人生赋予节奏。
布置装饰、祈愿祝福、围桌共食──看似简单的这些行为,会深深烙印在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