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榻米、障子、坪庭──选择居住于“日式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这句话如今已成为全球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
而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一个国家已将此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这个国家,正是日本。
全球富裕阶层正被日本建筑所展现的静谧之美所深深吸引。
本文将以日本住宅的三大象征性元素——榻榻米、障子、坪庭为关键词,
深入解析选择极简而本质生活方式的价值所在。
榻榻米——不是“坐”,而是“生活”的空间
榻榻米不仅仅是地板材料。
它是支撑日本人身体感和心灵安宁的居住精神。
-
坐下、躺卧、用餐、阅读……全方位包容生活姿态
-
蒲草香气带来天然的放松与疗愈
-
夏天清凉、冬天保暖,具备优异的隔热与吸湿性
-
脱鞋入室,身体与空间自然融合
与玻璃或窗帘不同,障子柔化光线。
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效果,更是令空间整体沉静的装置。
-
透过障子纸导入柔和的间接光
-
通风性高,使空间得以呼吸
-
白纸之上映出光影流转,令人感知时间的变化
-
推拉动作流畅,如仪式般的美感
有障子的空间中,人会变得更加敏感于时间的流动。

坪庭——不是“拥有自然”,而是“与自然共处”
坪庭,是设置在住宅中央或墙角的微型庭园。
但它却成为住宅的“呼吸孔”,最能体现日本精神的空间。
-
枫树与苔藓映照季节流转,赋予时间的深度
-
风、光、鸟鸣等自然气息融入居所
-
遮挡视线的同时,又让内心向自然敞开
-
每日变化的风景,成就“有景可居”的体验
来自“禅”的空间哲学
榻榻米、障子、坪庭,其根源皆来自“禅的思想”。
-
面对自我内心的静默
-
削去冗余的果断
-
在空无中感受意义
-
留白之处,生出想象与对话
这类空间,或许不被视为“高功能住宅”,
面对浮华装饰渐感疲惫的富人们,
如今渴望的,是一处能让内心归于平静的住所。
-
不是调光灯具,而是障子映下的柔和日光
-
不是高级地毯,而是赤脚踏上榻榻米的触感
-
不是数字艺术,而是雨滴打湿青苔的气息
总结——删繁就简
日本住宅,从不张扬。
但它拥有让人正视本质的静美,以及与自然共鸣的柔和节奏。
榻榻米、障子、坪庭——
它们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效率,
而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深刻抉择。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真正从内在填满人心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