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8
火盆、行灯、水井──那些已被遗忘的生活器具

在现代社会,只需按下开关,就能取暖、照明、取水。然而如今,与这种“便利”处于对立面的旧时代生活器具——如火盆、行灯、水井等江户时代的日用品,吸引着欧洲与亚洲的设计师、生活文化爱好者的目光。

它们并非高科技产品,甚至可以说“麻烦”“不方便”。它们被认为“反而更美”“反而能触动人心”,在一片黑暗中重新获得关注。


火盆──围炉取暖,家的中心

火盆是将炭火置于陶器或木箱中,缓缓加热身体的传统取暖方式。与电暖器不同,它所散发的热量温和柔和,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火焰”,令人感到安宁。

火盆的魅力也在于用途广泛:取暖、烧水、炖煮、烤食,一器多能。在当今欧洲,它被誉为“极简生活的象征”,作为“有功能的艺术品”在家居店中销售。人们围坐火盆的圆形布局,自然而然地促进交流,成为深化人际连接的媒介,也再次受到瞩目。


行灯──享受阴影的照明文化

行灯是以和纸包裹蜡烛柔和光线的江户时代代表性照明器具。现代照明追求“彻底照亮”,而行灯却在“保留黑暗”中发现了美。

巴黎与赫尔辛基的设计媒体介绍了受“阴翳礼赞”思想影响的照明设计,高度评价和纸的柔光扩散特性与以影为美的空间营造。

行灯的灯光,因为“不刺眼”,使人平静,并激发想象力。它作为对抗“过于明亮的现代生活”的一股文化潮流蔓延开来。


水井──与自然连结的水源

井水是江户时代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人们提着水桶来到井边,顺便闲聊、交流。

这一“井边空间”如今被重新诠释为:现代都市中缺失的“偶遇”与“松弛交流”的象征。在欧洲,一些共享厨房或小型公共空间,甚至开始模仿井边设计,将其作为社区交往的媒介。

井水还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象征。储雨水、取地下水的行为,让人切身体验“水的珍贵”,唤醒对自然的感恩之心。


“不便”孕育出的丰富

火盆、行灯、水井这些器具,在现代家庭已难得一见。但它们所蕴含的“操作过程”与“等待时间”,却隐藏着被遗忘的生活丰盈。

在没有电力和煤气的年代,人们用双手操作、直面器具、与自然对话。这种体验,成为疲于过度便利生活的人们的一种慰藉与启示。


结语──唤醒记忆的静默之器

昔日的生活道具,不只是“物品”,更是调节时间、空间与人际关系的“媒介”。火盆带来聚集,行灯创造氛围,井水连接社区。

世人为失落的器具而注目。或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渴望再次找回某种“真正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