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签订租房合同时,通常会设有“连带保证人”一栏。特别是当不使用担保公司时,房东常会要求租客除了自己具备信用外,还需由第三方提供担保。
很多人对“连带保证人”有一种“出了问题帮忙垫付”的朴素印象,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法律责任极重的身份。在某些情况下,其义务甚至可能比租客本身还重。如果轻率同意担任连带保证人,往往可能在今后陷入重大纠纷。
本文将从实务出发,说明在日本的租房合同中,租借人与连带保证人的角色区别、法律责任及签署前应确认的重点事项。
一、租借人的基本法律义务
“租借人”是指与房东签订租借合同,并实际居住于该房屋的合同当事人。主要责任如下:
-
每月按时支付房租
-
按合同约定用途(如住宅)使用房屋
-
妥善使用和管理房屋
-
退租时负责原状恢复
-
办理合同更新、解约等手续
若承租人不履行上述义务(例如长期欠租、损坏设备、擅自退租等),房东可依法解除合同或索赔损失。
二、连带保证人的责任有多重?
“连带保证人”是指在租借人无法履约时,承诺由自己代为承担责任的人。
与普通保证人不同的是:
-
普通保证人:房东必须先向承租人主张债务,若未果再向保证人追责;
-
连带保证人:房东可直接越过租客,立即向连带保证人全额索赔,无需事先联系租客。
连带保证人需承担的责任包括:
-
租借人欠租时,连带保证人需全额支付;
-
合同解除后的清理费、原状恢复费,也可能被要求承担;
-
即使租客擅自退租,连带保证人仍可能被追偿剩余租期费用。
总结一句话:连带保证人=法律上等同于租客本人,哪怕并不实际居住,也必须对租约中的金钱义务负责。
三、连带保证人与担保公司的区别
日本多数租房合同采用担保公司制度,即:当租客未缴租金时,担保公司代为垫付,之后再向租客索赔。
但即便使用担保公司,有些房东仍会要求另设连带保证人,形成“双重担保”,以降低风险。
若合同不使用担保公司,连带保证人就是必备要素之一。通常,房东会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
担保人是否有稳定收入或资产
-
是否居住在日本
-
是否具备基本日语沟通能力
四、成为连带保证人前必须确认的要点
连带保证人并不只是“签名”,而是要承担可能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日元的法律责任。签署前,请务必确认以下项目:
-
担保责任范围:
-
仅限房租?是否还包含水电费、清理费、违约金等?
-
-
担保期间:
-
到原合同期满为止?还是包括自动续约期?
-
-
与租客的关系与信用:
-
对方是否稳定?是否有风险行为?
-
-
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
是否可能影响贷款、信用卡申请等?
-
-
是否是白纸签名?:
-
保证书中必须明示担保内容与金额,避免“空签”行为。
-
另外,签署后的副本也必须自行妥善保管。
五、连带保证责任很难中途解除
成为连带保证人后,想要“退出”是极其困难的。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租约本身到期
-
房东接受更换保证人
除此之外,即便合同更新,担保责任也很可能自动延续。很多人多年后才发现自己仍在“担保中”,却从未收到通知。
因此,签字前必须明确了解:
「责任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终止?中途能否退出?」
并要求写入保证合同条款。
结语:连带保证是“法律契约”,不是“帮个小忙”
连带保证制度在日本虽然常见,但其法律风险极高,签署前必须谨慎、充分了解合同内容。
若您正在考虑成为某人的连带保证人,或作为租客正在寻找合适的保证人,建议:
-
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条款
-
必要时请专业人士(律师、行政书士)协助确认
-
切勿因情面草率签署,否则一旦出问题,后果将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