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0
搬出后还会被索赔?——关于退租清洁费用及实际案例分析

在日本租赁房屋退租后,即便已经搬离、归还钥匙、完成搬家,有时仍会收到来自物业公司或房东的通知:“将向您收取房屋清洁费用”。许多租客在这种情形下都会疑惑:“我都已经搬走了,为什么还要收费?”但事实上,在日本的租赁合同中,“退租后收取清洁费用”是一种普遍且正常的做法。理解其中机制,有助于避免与房东或管理方发生金钱纠纷。


退租清洁费的基本前提

清洁费用通常被视为“恢复原状”的一部分,即将房屋恢复为可供下一位租客入住的状态。近年来,很多租赁合同都会特别注明特约条款,例如:

  • “退租时清洁费用由承租人承担”

  • “搬出时固定收取清洁费”

这些内容是受到日本政府相关指导方针所认可的正式约定,一旦租客在合同上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

举例来说,如果合同中写明“退租时需支付35,000日元的清洁费”,那么在搬出后接到该金额的账单是合法且合理的。通常流程是:退租验收完成、钥匙归还后,物业会安排专业清洁公司进场,实际费用依据合同金额结算。因此,“搬走后才收到清洁费账单”并不是异常现象。


如果被收取超出合同规定的金额怎么办?

问题在于:实际收到账单金额超过合同规定、或是被要求支付如“空调内部清洗费”等并未在合同中说明的额外费用,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这时,最重要的是——要求对方详细列出费用明细。例如:

  • 清洁内容项目

  • 各项费用金额

  • 相关发票或报价单

核对这些内容后,再判断是否为合理支出。


实际案例:费用争议的协调结果

某位租客在两年租期满后搬出,收到来自管理公司的费用通知:

  • 清洁费用:50,000日元

  • 空调内部清洗费:15,000日元

  • 合计:65,000日元

但原合同中只注明:“退租时需支付清洁费35,000日元”,未提及空调清洗费用。租客认为这是“正常使用范围内的污垢”,因此不同意支付追加费用。管理公司则表示“清洁公司检测发现污垢”。

该租客随后咨询第三方机构,被告知可能存在“过度收费”的情况,最终经过协商,租客只支付了合同约定的35,000日元。

此类案例说明:一旦合同约定与实际费用之间存在出入,租客应冷静审查资料并坚持依据合同办事。


什么是“正常使用磨损”?哪些费用不该由租客承担?

根据相关指导原则:

  • “正常生活产生的污渍与老化(通常损耗)”不属于租客需承担的恢复项目。

  • 例如家具压痕、日照造成的褪色、普通灰尘等,应由房东负责。

  • 相反,如人为损坏、烟渍、宠物抓痕、严重油渍等则可能由租客承担修复责任。


哪怕自己已经打扫过,也可能被收取清洁费的原因

即使租客在退房前已认真打扫房屋,管理方仍可能认为需要安排“专业清洁”。原因在于:

  • 需恢复为“与入住时等同的整洁度”

  • 面向下一位租客的品质管理

  • 特别是厨房油污、水垢、窗轨、空调内部等,肉眼虽干净,但专业判断仍需深度清洁

因此,退租后被收取清洁费的行为本身是合理的,但是否合规、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判断是否接受账单的关键。


如果不接受费用,应如何处理?

  1. 第一步:联系管理公司或房东,要求明确说明费用来源及合同依据;

  2. 第二步:仍有疑虑时,可咨询:

    • 消费生活中心(日本全国都有)

    • 法律专家(如律师、公证处)


结语:退租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想要轻松迎接下一阶段的人生,了解清洁费用机制、防范退租陷阱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先阅读好合同条款,并在搬出时保留清洁记录(如照片),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