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租时常见的投诉包括:
-
原状恢复费用比预期高出许多
-
押金未退还
-
提前解约被要求支付违约金
这些纠纷,往往源于租客忽略了合同中的“特约条款”。
什么是“特约条款”?
特约条款是指:
在租赁合同的基本条款(如租金、期限)之外,房东与租客另行约定的特别条款。
常见于合同后半部分或另附的“补充文件”、“附录”、“备注”等位置:
第◯条(特约)
本合同另行规定如下特别条件……
特别提醒:
即使内容对租客不利,只要明确写入合同并经签字盖章,就被视为“双方同意”而具有法律效力。
常见的特约内容与风险
特约内容 | 需要注意的点 |
---|---|
退租时清洁费由租客全额承担 | 可能不管干净与否,直接从押金中扣除;金额不明确时尤其要小心 |
合同期未满退租需支付违约金 | 通常是“提前退租要补交1个月房租”等规定 |
墙纸更换、空调清洗等一律由租客承担 | 即使是正常使用造成的污损,也要租客付费 |
续约时需支付“更新手续费” | 虽然法律没有规定要收,但一旦写进特约就有效 |
养宠物需额外支付押金且不退还 | 整个押金可能在退租时被没收 |

为什么“特约条款”具有法律效力?
日本法律(如民法、借地借家法)虽然对租客有保护,例如:
-
原状恢复不包括正常使用的损耗
但因契约自由原则,双方经同意并书面约定的“特约”将被视为有效。
特约有效的必要条件包括:
-
租客知道并理解条款内容
-
条款不违反社会常识或过于不合理
-
以书面明确载明(口头无效)
一旦签字,就算后来说“我不知道”也无效!
易被忽略的“风险特约”示例
-
退租时统一收取清洁费(如3万日元)
→ 实际清洁费可能远低于此金额。 -
提前解约需提前2个月通知+支付1个月违约金
→ 一般租房只要求提前1个月通知,此类规定负担明显加重。 -
禁止墙上钉图钉、挂画等,违规全额赔偿
→ 法规通常视为正常使用,但特约中会转嫁为租客责任。
合同前的检查清单
在签署合同前,务必确认以下项目:
特约条款在哪里?在正本?附页?备注栏?
是否写明了退租费用及金额?
是否说明了谁负责清洁费、空调保养等?
解约通知与违约金的条件是否合理?
是否把口头说明以邮件或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若对特约条款不满,该怎么办?
在签约前提出质疑与协商!
-
主动提问,要求澄清含义
-
请求修改或删除条款,特别是金额不明或不合理之处
-
通过邮件等方式保存协商记录(避免“口说无凭”)
如果条件无法接受,应有“放弃签约”的勇气。
因为一旦签了字,就几乎无法推翻。
实用建议:签约前后的防范方法
-
在听取“重要事项说明”(由宅建士进行)时,确认是否详细说明了特约内容
-
直接询问:“原状恢复是否按实价?有没有上限?”
-
检查说明内容是否与合同书一致,不一致时要求修改
-
要求复制合同并保留,签字前要有时间冷静阅读
特约不是“陷阱”,而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特约条款的本意是房东为了保护资产,并非都出于恶意。
但内容若不透明、不合理或未充分说明,就可能给租客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所以,避免纠纷的最佳方式是:
-
理解特约
-
阅读清楚
-
敢于提问
-
在签约前做出判断
最后的提醒:
“没注意就签了”在法律上等于“自己负责”。
只有正确认知特约条款,才能掌握主动权,做出明智的租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