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3
配有自动上锁的公寓就一定安全吗?必须检查的关键点

在挑选房屋时,许多人都认为:

“配备自动门禁的公寓=安全可靠”

尤其是独居女性或有家庭的租户,防止外来人员入侵的安全措施确实是选房时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但现实中,即使是自动门禁公寓,也发生了不少入侵、盗窃、骚扰等安全事件。通过这些实际案例可以发现:

“有自动门禁并不等于绝对安全。”

本文将基于实际情况,深入解析自动门禁公寓隐藏的风险点,以及在挑选此类物业时一定要确认的具体项目。


自动门禁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所谓自动门禁(オートロック),是指在公寓入口处设置的电子门锁系统,其目的是防止非住户随意进出大楼。

常见的操作方式包括:

  • 居住者使用钥匙(实体钥匙、IC卡或密码)自由出入

  • 外部访客需通过对讲系统联系住户,由住户远程解锁

  • 与玻璃门或自动门系统配合使用

听起来确实安全,但系统漏洞或使用不当,往往让这些防护措施形同虚设。


“明明有门禁,还是被入侵” 的原因有哪些?

1. 住户“顺手”开门,造成“尾随入侵”

许多住户进入大楼时不注意后方是否有人尾随,无意中让陌生人跟着进入。这种方式被称为“共连れ(ともづれ)”,是最常见的入侵方式之一。

2. 假装快递员或推销员“混入”

一些人会伪装成送快递、送传单的人,乱按门铃直到有人愿意解锁为止,或直接跟随他人进入。

3. 紧急通道或后门没锁

即使正门有门禁,但如果后门或紧急通道白天解锁或长期未锁,仍有可能被轻松入侵。

4. 门禁系统老旧或故障未修

一些老旧公寓的自动门禁常年不维护,甚至看起来是门禁,实际早就失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住户过度依赖门禁会导致哪些“安全松懈”?

  • 忘记反锁自家门或不使用安全链

  • 向陌生人轻易解锁(如来访者、快递)

  • 窗户、阳台未关紧或忘记上锁

  • 夜间外出疏忽防范

自动门禁不是万能的保护盾,如果住户因此松懈,反而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


挑选自动门禁公寓时,必须检查的关键点

1. 紧急通道或后门是否有锁?

  • 是否全天锁闭?或只是夜间才锁?

  • 外人是否可以从非正门轻松进入?

2. 是否安装监控摄像头?

  • 只在大门口有,还是电梯、走廊、垃圾间也覆盖?

  • 摄像头越多,表示管理越到位。

3. 快递柜的位置和安全性

  • 快递柜是否设在门禁内部?

  • 如果设置在门外,是否有视频监控或上锁?

4. 门禁的解锁方式安全吗?

  • IC卡、密码锁比实体钥匙便利,但更容易遗失或泄露

  • 是否有定期更换密码机制?

5. 门口是否明亮?是否有死角?

  • 夜间是否有照明?

  • 是否容易被人隐藏埋伏?


增强安全感的住户自身对策

  • 家门口一定使用安全链或副锁

  • 绝不轻易打开门给陌生人,即使对方自称快递

  • 外出时窗户与阳台一定锁好

  • 乘电梯上下时注意是否有人尾随

  • 若发现门禁或灯具损坏,主动联系管理公司


如何判断“真正安全的门禁公寓”?

检查项目 安全性标准
后门/紧急出口 是否全年锁闭?是否设有感应器?
监控摄像头 是否覆盖整栋共用区域(电梯、走廊、出入口)
住户组成 短期住户越多,管理通常越松散
管理体制 是否有明确的巡逻、清洁、点检记录
告示栏内容 是否常有安全提醒、社区公告

安全感来自“管理和习惯”,而非设备本身

自动门禁只是“入口安全”的一部分。
它是否真正有效,取决于:

  • 管理公司的维护与巡逻

  • 住户自身的安全意识

  • 建筑整体的设计与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