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和历教会我们的“时间韵律”──在日常中延续的日本节庆文化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日历,是源于西方的“格里历(公历)”,但日本还有另一套共生的时间体系——“和历(旧历)”。从立春、惊蛰、秋分、霜降开始,将四季进一步细分,以天气、花草、动物的变化为尺度,这是一种无法用数字计量、只能用身体感受的时间感。

基于和历的许多传统节日,即便在现代社会中,仍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的生活之中。这种“不脱离自然、与之共存”的生活感知方式重新被重视的原因所在。


察觉季节“征兆”的感性

比如二月的“节分”,在和历中正值“立春”前日,是春天的起点。尽管天气仍寒,人们通过撒豆仪式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并不是依据“现实的季节”,而是对“季节先兆”的敏锐觉察——这正是日本特有的细腻感性。

和历的魅力,正在于这份感知能力的细致。例如其中的“七十二候”制度,将一年划分为72个细微时令,如“蛙出洞”“樱花开”“萤火虫飞过稻田”等,自然的节奏就这样渗入了日常生活之中。

对现代人来说,和历提醒着我们:在忙碌中,也不要忽视大自然的呼吸与律动。


与历法共生的生活智慧

和历所引导的节日,并不仅仅是“应景活动”,而是涵盖了衣、食、住的生活整体。

穿衣有换季之礼,饮食重视时令食材,居住空间会随着节令清扫与布置调整。比如“土用”时期,被认为是季节交替时身体易感不适的阶段,人们会吃梅干帮助消化,避免劳累,以“静养”之道度过——这些都是源自经验的生活智慧。

这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人是自然一部分”的生活哲学,一种朴素的生存之道。


海外也在关注的“和历生活方式”

近年来,和历的生活思想开始受到欧美及亚洲自然生活实践者的关注。在法国与德国等地,“与季节和谐共处的生活”“用五感感知时间”的理念逐渐受到推崇,和历主题的日历、节日解说书也开始被翻译出版。

有些瑜伽教室、正念冥想工作坊也将“依二十四节气生活”融入课程之中,参与者评价道:“与自然脱节会让心灵不稳,而重回节奏,是恢复自我秩序的关键”。


节庆给予生活“心灵的留白”

和历所带来的节日节庆,也发挥着调节心灵节奏的功能。女儿节、七夕、中秋、新年……这些节日都与自然更替同步,人们透过这些仪式感,接纳季节变迁,也重新面对自我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设下“暂停点”,正是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的关键。


结语──感受性的历法

在被“日期”“周数”“月份”追赶的现代社会中,和历唤醒了我们“与感官一起生活”的时间意识:“花开了”“虫鸣了”“风变了”……这些都是时间的语言。

日本人长久以来所珍视的这种“与自然共鸣的生活方式”,如今跨越国界,触动世界更多人的心灵。和历,并不只是日子的排列,而是一首关于生活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