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晴与褻:从节庆与日常解读日本的时间

“晴”指特别的日子、非日常的时间;“褻”则是日常、平凡的生活时间。人们在这两者之间往复,使生活的节奏得以调节。虽然如今已不常听到这两个词,但这种感受方式依然根植于日本人的日常。

“晴”的日子,如祭典、婚礼、新年、成人礼等,带有喜庆和特殊的意义。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穿上与平日不同的服饰,准备美食,家人或社区成员齐聚一堂共享时光。在非日常的氛围中,心灵获得解放,笑声此起彼伏。

相对地,“褻”则是无特别之事的平凡日子。清晨起床、用餐、工作或上学、傍晚回家吃晚饭……正是这看似平淡的重复中,人们找到了安心与稳定。即使无特别之事,只要用心度过每一天,便能支撑身心。正是因为有“褻”之日,才让“晴”之日更显得有意义。

“晴”与“褻”的节奏自古也体现在日本的年中行事之中。春天的赏花、夏天的盂兰盆舞、秋天的丰收祭、冬天的新年庆贺等,这些各具季节特色的“晴”之日被巧妙地编织进人们的生活中。

而作为“晴”的代表性活动——“祭典”,同时也承担着强化地域联系。平日各自过着不同生活的人们,通过祭典的筹备与举办聚在一起、共同协作、共享同一个时间与空间。祭典之后,人们再回归日常,但在其前后,内心状态已经发生变化。

在“晴”之日,人们会穿上平时不穿的和服,准备特别的料理,前往神社参拜等,这些非日常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片刻的欢愉,更是面对自我、确认感恩之心的仪式。

日子忙碌,日常与非日常的界线愈发模糊,人们主动“设立晴之时间”的机会减少了。珍惜平凡日常,特别的日子才更显珍贵;又因有特别的日子,才让日常值得感激。日本人始终细致地对待这两者。珍视无事的一天,有时也要离开日常、解放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