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亲子共创「旅行手册」

在启程之前,父母与孩子坐下来,一起制作一本「旅行手册」。那里面记录着目的地地图、行李清单、期待的事情、想知道的小知识,还有孩子亲手画的插图与旅途目标。


出发前的小仪式,让旅途从“设计”开始

这类教室通常作为旅行前的预热活动,举办地点遍及观光案内所、旅馆、图书馆,或亲子向的工作坊空间。参加者会收到一套「旅行手册制作工具包」或模板,然后就能自由发挥,创作只属于自己家的原创手册。

第一步,是整理目的地的信息。贴上地图与景点照片,一起讨论并填补行程表的空白。“在这里吃冰淇淋吧”“去那间神社许愿”“晚上数星星、写日记”……这些一个个微小愿望,慢慢拼成一册独一无二的设计图。


让孩子成为旅程的“主角”

不再只是听从大人安排,而是自己动手写下、贴上、着色,将对旅行的参与感转化为行动。对父母而言,也能从中看见孩子的兴趣所在,从而在安排旅程时拥有不同的视角。

手册中还设计了像“想尝试的事情清单”“想说谢谢的人”“这趟旅程的小目标”“旅途中记录发现的空白栏”等栏目,激发孩子的感性与好奇。有的孩子像绘本一样画满整页,有的则盖章收集、有的贴照片。


旅行中也能持续互动

完成的手册,将成为全程随身的小伙伴。途中可以随时翻阅行程、在现场补充内容、在日记页涂鸦插图。它也成为亲子对话的媒介,“我们来看看明天去哪儿?”“这个章要在哪个地方盖呢?”——手册让互动持续发生。

对外国亲子旅客而言,旅行手册的制作,也有助于降低文化和语言的门槛。即使不擅长日语,也能透过图画、照片、颜色与图章,直观地构筑属于自己的旅程。部分设施还提供英文等多语模板。

旅程结束后,手册也成为了“有形的记忆”。翻开其中一页,就像打开了当时的情绪与氛围。孩子或许会说:“我想再去一次。

制作旅行手册,不只是计划行程,更是一段亲子共同准备“心”的过程。它让我们不只关注“要去哪”,更去思考“要如何度过”“要与谁分享”。